近年来,香港保险逐渐成为内地投资客海外投资的第一站,特别是香港储蓄分红储蓄险,明星赴港买保险已经成了一道风景,高净值家庭打飞的、打高铁赴港投保,大家都心照不宣,品牌是靠口碑相传的。
香港保险是复利计息的,投保越早后期收益增长越快!为儿童投保,会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复利滚存,年纪小的客户绝对更适合香港储蓄分红险!
很多来香港投保的客户是为了给孩子配置储蓄分红保险。
一来为孩子将来做储备;
二来为自己将来养老做储备。
这些都是为孩子和家庭考虑长远的家长。香港保险是复利式增长,买早和买晚,区别非常大,哪怕只有2年之差,收益也相距甚远。
以下两位家长的案例:
W小姐和L小姐是一对非常要好的闺蜜。
2020年二人相继生下自己的小天使,欢喜之余,两人探讨给孩子做一个周全的保障,包括健康保障和教育金储备。多方对比看中了非常火爆的复利分红的香港美元保单,W小姐当即确定赴港给孩子买一份5万美元的储蓄保单,而L小姐则犹豫不定,两年后才选择赴港购买。
如图是两人保单的收益差距(图片以某产品为例,仅做示例使用,一切以实际产品为准)。
仅仅投保时间相差2年,保单收益就差了上千万。这中间很大原因在于复利这个神奇的东西,提前做好储备。
香港保险为复利分红,也就是滚雪球式的利滚利,时间是催化剂,小朋友由于投保时间早,保险周期长,所以分红则更高。
有朋友就会问,内地也有储蓄险,为什么不在内地买?内地买不是更方便吗?
以下是以100万为保额内地对比香港收益对比:
储蓄分红险,不仅仅是孩子的教育金,还包括未来的创业金、婚嫁金、养老金等人生大事上的资金安排。简单说现在为孩子存储一笔资金,到孩子上学时、结婚时、退休时可以领取的资金。
因此,这类资金是一种刚性需求,需要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来规划。必须是专款专用(万不得已不能动用)、必须是安全保值增值的(不能选股票等风险高的金融产品)、必须是现金(而不是房产等不容易变现的),而且得是中长期的(不能靠几十天的各种短期理财去规划),所以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非常重要。
对于储蓄型保险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在保险公司进行定期储蓄,到孩子相应的年龄再领取。这样看来和银行储蓄是一样的。但是这个理解方式没有考虑保险产品本身的特性,即保险的保障功能。保险在提供资金的同时,也提供意外、疾病等保障(具体视产品而定)。
精明的家长会将银行储蓄和储蓄型保险的收益率作比较,担心投资保险反而造成资本缩水。教育金有分红型,中长期来看,保险收益率都高于银行储蓄。
而香港储蓄险完全符合,作为给孩子以及家庭未来规划的一个金融工具,其最大的价值在于“复利”和“稳健”。
相当于做一个“按年定投计划”。这笔专项资金存进保单,给孩子提前规划上大学的教育资金/留学基金、创业金或者结婚时的资金;或者给自己和配偶提前准备养老退休金等。
每年存一笔(保费),可以选择存5年或10年,得到一本纸质合同,这个合同的有效期是终身。保险合同具备法律效力,有一张现金价值表,显示每年度这份合同的现金价值,可以理解为一本高级的终身存折 ,只要不销户,合同的现金价值会一直增值。
但要注意的是,这部分储蓄投资一定是家庭短期不会需要的,至少15年都不会去用,以中长期投资为目的的资金,才能只赚不亏。目前香港热销的储蓄金产品基本是在8年后回本,10年后才会稳定增长,提前退保既浪费时间也亏了保费!
关于汇率
很多朋友担心汇率问题。其实汇率风险是双向性的,即几十年后的汇率相对于今天最大的风险不在于汇率的升降,而在于只持有单一货币计价资产,一旦该货币贬值过多,将损失惨重。中产及以上的朋友建议至少配置两种货币资产,并尽可能选择稳健的外币,如此对冲持有单一货币的风险。
给大家展示1位妈妈为自己刚出生的宝宝投保#充裕未来3#的保单案例,以为有需要或感兴趣的朋友参考:
案例说明:
M女士想要为刚出生的儿子存下一笔资金,并在未来灵活提取以应对儿子人生的重要时刻。决定投保充裕未来3,满足儿子将来的财务需求。
每年存2万美元的保费,缴费期限5年。
-18-21岁,念大学的时候,这4年每年可以提取1万美元作为大学的教育金。4年就是4万美金,此时已经回本40%的本金。
21岁时保单的预期总现金价值有21.6万美元。
-30岁时,
可以一次性提取10万美元作为婚嫁金/创业基金/买房首付等。加上之前提取的,一共取出了14万美元,此时已经取回本金1.4倍。
30岁时保单预期总现金价值为29.2万美元。
-50岁时,
保单预期总现金价值是119万美元。M女士的儿子可以直接全部取出,或者让资金滚存。
-56-85岁,
M女士的儿子55岁的时候保单总现金价值有163.9万美元,此时可以自由安排退休金提取计划了。
若选择从56岁开始每年提取5万美元到85岁,可以取出150万美元,加上之前的共提出了164万美元。
到了85岁之后预期总现金价值可以达到725.7万美元,这时候是真的达到财富自由了。
最后
买保险,终究不是看别人,而是要看自己。鞋子合不合适,只有脚知道。其实不仅买保险需要“量身”而定,做很多事,也都是需要明确自身需求后,再考虑是否要做的。不盲从,才能更从容。而且香港保险是有投资属性的,要坦然面对未来几十年保单预期收益的起起伏伏,要从长远来看。